黔东南易康药房有限公司
公司动态

热烈祝贺贵州润生制药儿脾醒颗粒纳入《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中西医结合诊治专家共识》

作者: 发布时间:2022-03-09 13:34:59点击:1719

由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童健康协同创新平台委员会主导,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吴捷教授,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王雪峰教授牵头,协同全国中西医儿科领域近30余位专家撰写的《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中西医结合诊治专家共识》于2022年2月在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22,37(1):7-11)正式在线发表。


热烈祝贺贵州润生制药儿脾醒颗粒纳入专家共识!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中西医结合;儿童


功能性消化不良( functional dyspepsia,FD)作为临床上最常见的上消化道功能性疾病之一,严重影响我国儿童的生活质量,耗费医疗资源。由于FD定义和症状谱的不断改变,导致其在诊治方面存在较大争议。为规范儿童FD中西医结合诊治,由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童健康协同创新平台专家委员会发起并组织国内该领域的部分中西医专家联合制定本共识,以期切实解决FD诊疗中的临床问题,并推动FD中西医结合研究的发展。


1 概述:


FD是指位于上腹部的一种或一组症状,主要包括餐后饱胀、早饱、上腹部疼痛或上腹部烧灼感,也可以表现为厌食、嗳气、恶心、呕吐、上腹部胀气或反酸,而经适当评估排除器质性、系统性或代谢性疾病的一组常见临床综合征。根据症状与进餐的关系,又可分为餐后不适综合征(postprandial distress syndrome,PDS)和上腹痛综合征(epigastric pain syndrome,EPS)。PDS被定义为餐后饱胀或者早饱,影响正常进食。EPS被定义为上腹部疼痛或烧灼感,可通过进食诱发或缓解,也可在禁食时发生。FD患者症状可单独出现,也可2个或以上症状重叠出现。

中医无小儿FD病名的明确记载,但根据其纳差,食而不化,腹胀或腹痛,嗳气酸腐,大便不畅等临床主要症状,可归属于“小儿积滞” “小儿腹痛” “痞满” “胃脘痛” “呃逆” “嘈杂” “纳呆”等范畴。


2 西医诊断标准 :


2.1 罗马Ⅳ标准 罗马Ⅳ标准制定的儿童FD诊断标准,诊断前至少2个月内符合以下1项或多项条件,且每个月症状出现至少4 d:(1)餐后饱胀;(2)早饱;(3)上腹部疼痛;(4)上腹部烧灼感;经过适当评估,症状不能用其他疾病来完全解释。

2.2 亚型(1)PDS诊断标准:餐后饱胀不适或早饱感,影响正常进食。支持诊断的标准:上腹胀气、餐后恶心或过度打嗝。(2)EPS诊断标准:必须包括以下所有条件(1)严重上腹疼痛或烧灼感,影响日常生活;(2)疼痛非全腹,局限于腹部其他部位或胸肋部区域;(3)排便或排气后不能缓解。支持诊断的标准:(1)疼痛可能为烧灼样但不包括胸骨后疼痛;(2)疼痛通常由进食诱发或缓解,但也可在空腹时发生。 


3 中医辨证:

123.jpg


4 中医治疗

     对症治疗 餐后饱胀不适(影响日常生活,餐后食物较长时间存留于胃中,出现胃胀而不适的感觉)。①中成药可选用儿脾醒颗粒:温水冲服,1~5岁 2.5 g/次,每日3次;5岁以上5 g/次,每日3次;疗程10 d。

       儿童FD作为一种反复发作的FGID,起病多缓慢,病程较长,呈持续性或反复发作,西药可酌情给予抑酸药、促动力药、助消化药等。中医药治疗FD疗效稳定,无副反应,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应根据病情和病程,充分把握疾病类型及其发病特点,以发挥中西医各自优势,进行优势互补。

121.png

儿脾醒颗粒是一种治疗脾虚食滞引起的儿童功能性胃肠病的中成药,具有健脾和胃,消食化积的功能;中医经典名方《参苓白术散》和《保和丸》结合化裁而来。


儿脾醒颗粒的特点如下:

1.专利保护药品:是一种治疗脾虚食滞引起的小儿厌食病症的中成药(专利号:ZL03117226.1)。

2.治疗价值:特别适用于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尤其是兼有大便不成形,大便中夹杂有不消化的奶瓣或食物残渣。临床研究显示,该品可有效缓解小儿消化不良的临床症状,改善患儿食欲,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该品可用于治疗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小儿厌食症。

3.安全性好:组方成份八味药材均为“药食同源”的中药材,药性平和。

4.依从性高:气微香、味酸甜、口感好(酸梅汁口味)。

5.改善胃肠功能,调节机体免疫:具有促进消化的作用,使胃液分泌增多,胃酸度提高,增强胃蛋白酶活性,胆汁分泌增加;且能增强吸收调节肠道菌群,增加小肠推进功能。

微信图片_20220309133926.png

润生制药致力于儿童健康事业发展,深耕于儿科药品的生产和研发,着力打造“润生贝贝”中国儿科品牌。


助力儿童成长,为健康保驾护航!